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了解扬州地区学龄前儿童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及饮食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对体型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4-5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扬州市7所托幼机构2 531名在园儿童家庭基本信息及儿童最近一周的饮食情况,包括饮食行为及饮食习惯。结果 学龄前儿童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发生率为7.8%,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中挑食的发生率最高,为25.2%(637/2 531),男童高于女童(27.5% vs. 22.5%,P<0.05),其次为进餐速度快,为18.8%(477/2 531),男童高于女童(20.9% vs.16.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食偏咸(OR=2.05,95%CI:1.26~3.34)、偏油腻(OR=1.96,95%CI:1.22~3.16)食物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进餐速度慢是保护性因素(OR=0.31,95%CI:0.23~0.42,P<0.001),不同的饮食模式对学龄前儿童体重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扬州市学龄前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及饮食行为发生率较高,且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肥胖相关,应采取措施如改变家庭不良的饮食行为等,从而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应用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纱条填塞31例。结果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纱条填塞,止血迅速、效果确切。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能有效迅速止血,降低产后出血率,保留了产妇的子宫,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fMRI技术动态观察研究针刺加康复运动疗法对脑瘫大鼠模型大脑再塑、功能重组的影响,以阐明脑瘫大鼠大脑组织缺血缺氧后的组织结构、细胞功能与脑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探讨针刺加康复运动疗法促进脑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构建脑瘫大鼠缺血缺氧模型,应用fMRI技术动态追踪检测脑组织病变区细胞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情况;并结合透射电镜对脑组织的形态结构、超微病理检测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分析脑瘫鼠经针刺加康复运动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与大脑病变区超微组织形态结构和细胞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针刺加康复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地恢复脑瘫肢体运动功能,并在改善大脑病变区细胞功能代谢的同时,对脑组织病变区的超微病理结构亦具有明显的促进其恢复作用。fMRI技术动态追踪检测、透射电镜超微病理检测结果与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呈正相关。针刺加康复运动疗法有效促进脑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是通过恢复大脑病变皮质区脑细胞的线粒体、突触数及密度,激活脑细胞功能代谢来实现的,主要基于大脑的再塑与功能重组。结论:fMRI技术对脑瘫康复过程中疗效结果的无创追踪分析与评估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及夜间睡眠时间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资料源自2015年3-6月中国长江中下游4个城市部分3~6岁学龄前儿童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学龄前儿童发育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夜间睡眠时间和质量,通过长处与困难量表(SDQ)了解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有效问卷共8 900份。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夜间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与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率分别为9.0%、13.9%、18.9%、25.5%、13.6%和16.2%,除情绪症状异常率女童高于男童,其余各项异常率男童全部高于女童。睡眠质量好、较好和较差/很差分别为3.9%、52.9%和4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和父母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与夜间睡眠较短的儿童相比,夜间睡眠较长的儿童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较低,OR值(95%CI)分别为0.86(0.77~0.95)、0.85(0.78~0.93)、0.85(0.79~0.92)、0.87(0.81~0.93)、0.83(0.76~0.91)和0.82(0.76~0.89);与睡眠质量好的儿童相比,睡眠质量较差/很差的儿童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升高,OR值(95%CI)分别为3.26(2.40~4.42)、2.86(2.16~3.78)、2.60(2.00~3.38)、1.96(1.52~2.54)、4.02(3.06~5.27)和2.56(1.96~3.35)。结论 夜间睡眠时间短和睡眠质量差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Genetics in medicine》2019,21(10):2293-2302
PurposeMultiple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malignancies and can cause failure of 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NIPS) tests. However, multiple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 show poor specificity and selectivity for diagnosing maternal malignancies.MethodsThis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evaluated 639 pregnant women who tested positive for multiple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 on initial NIPS test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December 2017. Women were assessed using genome profiling of copy-number variations, which was translated to cancer risk using a novel bioinformatics algorithm called the cancer detection pipeline (CDP).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of diagnosing maternal malignancies were compared for multiple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 the CDP model,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DP and plasma tumor markers.ResultsOf the 639 subjects, 41 maternal malignant cancer cases were diagnosed. Multiple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 predicted maternal malignancies with a PPV of 7.6%. Application of the CDP algorithm to women with multiple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 allowed 34 of the 41 (83%) cancer cases to be identified, while excluding 422 of 501 (84.2%) of the false positive cases. Combining the CDP with plasma tumor marker testing gave PPV of 75.0%.ConclusionThe CDP algorithm can diagnose occult maternal malignancies with a reasonable PPV in multiple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positive pregnant women in NIPS tests. This performance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incorporating findings for plasma tumor marker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42 d婴儿胫骨超声骨密度值与体格喂养、喂养方式的关系. [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健康42 d婴儿595例作为调查对象,男309例,女286例.测量其身长、体重、胫骨超声骨密度声速值(spced of sound,SOS)和Z值,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扬州地区42 d婴儿的骨矿物质含量正常、轻度缺乏和中度缺乏的比例分别为14.1%(84例)、71.9%(428例)、13.9%(83例),且不存在性别差异;2)控制性别因素后,体重越重、BMI值越大,骨密度缺乏程度越明显;身长对骨密度水平无影响;3)不同骨密度组婴儿的喂养方式不同;母乳喂养与部分母乳喂养组之间的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组的婴儿骨密度值均高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扬州地区42 d婴儿骨密度轻度缺乏;骨密度与婴儿肥胖水平密切相关;纯母乳喂养或增加母乳喂养比例,可增强婴儿骨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出生孕周、体重和出生季节的早产儿其血清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以及维生素D(vitamin D,VD)水平的情况。方法选取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8年6月-2019年7月出生的早产儿共计4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早产儿出生孕周,将婴儿分为27~<32周组、32~<35周组及35~<37周组;据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为极低出生体重组(<1500 g),低出生体重组(1500 g~<2500 g)以及正常出生体重组(2500 g~<4000 g);依据出生时间,将出生季节分为冬春组(冬季和春季)和夏秋组(夏季和秋季)。比较各分组早产儿之间血清Ca、P、ALP以及VD水平的差异。结果早产儿血清Ca、P、ALP状况与出生孕周、出生体重和出生季节之间的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与血清VD水平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血清Ca、P以及ALP水平与婴儿的孕周、体重以及出生季节相关。因此,需尽早对早产儿血清Ca、P以及ALP水平状况进行监测,提早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扬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腰围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学龄前儿童腹型超重/肥胖筛查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4-5月分层整群抽取7所幼儿园2 531名儿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集中体检的方式,测量儿童体重、身高、腰围等;对其腰围和腰围身高比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腰围的影响因素。结果 扬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腰围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各年龄组男童均大于女童;女童腰围身高比随年龄增长逐渐减低,男童则有波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母体重指数(BMI)、母亲学历、儿童每日睡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视屏时间等对儿童腰围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高BMI是学龄前儿童高腹围的危险因素(母亲BMI:OR=1.15,95%CI:1.09~1.18,P<0.001;父亲BMI:OR=1.12,95%CI:1.07~1.15,P<0.001)。结论 需逐步建立我国学龄前儿童腰围正常范围与腹型超重/肥胖腰围筛查界值点,为学龄前儿童腹型超重/肥胖筛查与防治提供依据;要控制腹型肥胖需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饮食、生活方式的综合性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个先天性手足裂畸形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以鉴定致病性变异。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家系中其他患者的基因组DNA,应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对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结果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显示先证者和另外3例患者存在染色体10q24.31-q24.32区域约400 kb的片段重复变异,该重复区域包含完整的LBX1、BTRC、POLL及DPCD基因,并含有FBXW4基因的部分外显子。结论染色体10q24.31-q24.32区域的重复与该家系患者疾病表型共分离,基因组拷贝数变异为患者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江苏地区孕妇全孕期增补叶酸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江苏省分娩的胎龄≥28周的产妇。根据是否服用叶酸分为未服叶酸组和服用叶酸组。根据服用叶酸的剂量和时间分为六组:早孕期单纯0.4 mg/d叶酸(0.4 mg叶酸)组、早孕期含叶酸0.4 mg/d的复合维生素(MV+0.4 mg叶酸)组、早孕期含叶酸0.8 mg/d的复合维生素(MV+0.8 mg叶酸)组、全孕期单纯0.4 mg/d叶酸(0.4 mg叶酸)组、全孕期含叶酸0.4 mg/d的复合维生素(MV+0.4 mg叶酸)组、全孕期含叶酸0.8 mg/d的复合维生素(MV+0.8 mg叶酸)组。通过问卷调查表,由培训专员收集并记录产妇的一般情况、叶酸增补情况、孕产史、职业和环境因素及GDM等信息。应用logistic回归及χ2检验等方法对全孕期叶酸增补情况与GDM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0 662例产妇,未服叶酸组与服用叶酸组GDM的发生率分别为9.7%(100/1 028)、10.5%(1 014/9 6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未服叶酸组相比,无论是否校正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